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
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
全國服
務熱線
400-030-0090
食堂煮茶講究什么,不同時期煮茶的要求可是不一樣的!
發布日期:2022-03-23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茶居末位,但在大眾生活中仍占據重要地位。食堂平日喜歡煮湯,不過茶能養生,特定時期煮上一大鍋養生茶水,要比煮湯更合時宜。食堂煮茶講究什么,什么時期煮什么茶?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1.疫情期間:防疫茶
最近疫情多發,疫情防控自然是重要任務,防疫茶可以作為一項疫情防控措施,幫助提升食堂用餐人員的免疫力。2020年疫情開始后,多個城市的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公布了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代茶飲方。不少醫院的門診大廳就有供應免費的防疫“大鍋茶”,放入生黃芪、生白術、蘆根、薄荷、荷葉、廣藿香、生甘草等中草藥,能夠扶正固本、清熱除濕,受到了看診者們的追捧。
對于檢驗檢疫人員、醫療衛生人員、航空服務人員、物流從業人員、從事入境人員轉運的司乘人員等高風險從業人員,食堂都可以安排其飲用防疫茶,以作疫情防治。針對嶺南地域氣候特點、廣東人群體質和本地病例臨床特點,廣州市77位權威中醫專家曾聯合開具了一份“五指毛桃居家預防方”(后被命名為“粵抗一號”),推薦用于密切接觸者干預。有條件的食堂可以選擇在食堂供應,或者做成可以在家煮用的茶包,分發給用餐人員。
2.春季:防感茶
春季是流感多發季節,如果患上流感,大家生活產生諸多不便,降低生活質量。老年人和小孩子免疫力較低,發病率更高。用連翹、薄荷、甘草、生山楂等中藥煮成“防感茶”,可以幫助大家預防感冒。由于流感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等空氣飛沫方式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播,食堂高峰期就餐人數多,人群聚集擁擠,無論是食堂管理人員還是食堂就餐人員,喝上一杯“防感茶”能降低大家患上感冒的風險。
3.夏季:解暑茶
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廣東人的命,都是涼茶給的”。雖然這只是一句玩笑,但是廣東天氣炎熱,多雨地濕,特殊的地理環境讓涼茶有生存的空間。暑熱難熬,面對持續高溫會出現,人體容易煩躁胸悶,嚴重時甚至會出現中暑癥狀,如眩暈、惡心、心跳加快等,適時喝上一碗解暑茶能夠減輕身體負擔。解暑茶里放有金銀花、菊花、夏枯草、薄荷、甘草等中藥,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祛濕。
4.秋季:伏茶
伏茶本來是三伏天飲用的茶,但是秋季酷熱不減,消暑措施不能停。而學校正值新生軍訓,在炎炎烈日下訓練,暑氣難消。簡單用金銀花、夏枯草、魚腥草、甘草煮成“大鍋茶”,材料雖少,一樣可以降溫防暑。適當飲用,可以解乏降燥。不過伏茶畢竟包含中藥,不是所有人員都適合飲用。有一定的脾胃虛寒者,可減少飲用量。
5.冬季:紅糖姜棗茶
冬日人體新陳代謝減緩,手腳部位容易冰冷。“冬有生姜,不怕風霜”,姜味辛辣,在驅寒的同時能夠暖胃。紅糖溫補,能夠快速補充體力,為身體提供熱量,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一杯紅糖姜棗茶就能促使血管擴張,暖身驅寒,讓全身有溫熱感,手腳不冰冷。
食堂煮茶講究什么,順應氣候,不同時期,不同季節煮茶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