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
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
全國服
務熱線
400-030-0090
驚蟄時節,春季萌動,說一說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性!
發布日期:2022-03-07
驚蟄在農事中有重要意義。“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春季萌動,一年春耕就此開始。在前不久,中央發布了一號文件。在連續18年聚焦三農后,今年的一號文件依舊沒有脫離三農話題,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放在工作首位。
農業這件事,從來不可放松。在歷朝歷代,農業始終是頭等大事。社會穩定,人口增長是國力強盛的象征,在農耕社會里,如果要養活大量人口,就要有足夠糧食的供給。糧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因此古代的統治者們都十分重視農業發展。春耕開始之時,要舉行“勸民農桑”農桑儀式。這個儀式自伏羲時期開始。根據史書記載,每年的二月初二,伏羲都要率領部落首領“御駕親耕”。有一幅叫《皇帝耕田圖》的年畫至今仍在流傳,畫中的主角就是正手扶犁耙耕田的皇帝,皇帝頭戴王冠、身穿龍袍,身邊圍繞著官員,遠處還有看望送餐的皇后宮女,可見古時候糧食供應的重要性!
對農業的重視自然而然地傳承下來,不過我們意識到科技對農業的力量,重心不再是春耕前的準備儀式,我們通過加強科學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如農具的升級改造、氣象技術指導耕作、生物技術改良種子,達到提升糧食產量和保障糧食供應的目的。
近幾年,糧食作為戰略物資的地位益發凸顯。一方面,近幾年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如干旱、蝗災讓糧食減產,另一方面,疫情讓全球的糧食供應鏈面臨巨大壓力。聯合國在之前已經發布了糧食危機警告,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局勢如此嚴峻,各國都坐不住了。有些國家提升糧食出口的稅率和售價,全球糧價不斷上漲。為了保障國內糧食供應,一些糧食出口國甚至限制或禁止糧食出口,糧食供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的俄烏沖突更讓糧食供給不足問題雪上加霜。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小麥出口國,烏克蘭是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能占全球小麥出口總量的30%和玉米出口量的19%。受戰爭局勢影響,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大幅上漲,眾人對未來全球糧食供應情況的預測并不樂觀。俄烏兩國還是世界上重要的化肥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這場戰爭對全球糧食市場的影響不會在短期內消散。糧食產量的不穩定和全球動蕩的局勢都向我們證明,農業始終是國之根本,政府對糧食安全的緊張和農業的重視并非毫無依據。
我國有14億人口,糧食安全是個大問題。即便糧食連年豐收,政府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堅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無論是今年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還是一號文件,始終貫徹著“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面對全球的糧食危機,中國忙而不慌。對外,我國交通部表示要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的統籌調度,不斷拓展國際物流通道網絡,提升服務保障的能力,確保能源、糧食、礦產等重要物資運輸的高效暢通;對內,各省份正把握驚蟄時節,做好春耕工作,抓好糧食生長,力圖糧食再增產。
我國目前有足夠糧食庫存,能夠保障人們基本生活所需,但是我國人民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糧食供求上仍存在結構性矛盾。今年的一號文件指明了未來的工作方向:穩產量、調結構、保耕地。“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中國人的糧食自主權不能丟掉,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