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
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
全國服
務熱線
400-030-0090
保質期久的食品對身體有害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發布日期:2023-03-03
食物最長能放多久?5年?10年?20年?事實也許超乎你的想象。曾經有考古人員在埃及金字塔挖出了古人留下的蜂蜜,經過了3300年,蜂蜜依舊沒有變質。
有些食物天然擁有比其他食物更長的保質期,比如大米面粉等低水分食物、鹽漬菜蜜餞等高滲透壓食物,還有泡菜腐乳等發酵食物。這些食物內部缺乏水分,或者有益菌在發酵,雜菌的生長被抑制,因此更加耐放。
▲圖源:pxhere
像水果、葷菜、海產品等容易變質的食物,露天擺放一天也能變質酸臭,但經過加工和包裝,能存放半年以上,這與我們的生活經驗相違背,很多長輩擔心這些保質期太長的包裝食品不好,吃這些妨礙身體健康。
可實際上,保質期長短與食品是否安全,沒有必然聯系。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希望食物保存得更久,以前人們希望食物能保存得更久。在食品工業大規模發展前,人們使用脫水、熏制、腌制、泡制等食物防腐方法,利用冰窖、冰鑒、水井保存食物,讓食物更耐放。
在物資貧瘠的年代,更長的保質期,意味著更強的風險抵御能力。即便冬季寒冷漫長,極端天氣影響作物產量,只要有足夠且耐放的食物,就能為生存提供基本保障。
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假設存糧過冬,正常人一天吃3餐,需要儲存三個月共計270頓的食物??扇绻@些食物保質期只有一個月,一個人最多只能儲存90頓的食物,受限于保質期,多儲存的食物會腐爛變質,之后只能餓著肚子。
▲圖源:pxhere
如果將食物的保質期延長至3個月,我們就可以做好準備。提前做好儲備計劃,能減少冬季這種特殊時期對生活的影響。而經過長時間摸索和總結,人類積累了食物儲存的豐富經驗,熟悉各種食物的保存條件和儲存期限。即便食物被做成了包裝食品,這些經驗常常幫助我們判斷飲食中的潛在風險。
食品包裝的保質期,實際是商家對消費者的承諾。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的定義,保質期是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例如0℃~4℃)下,保持品質的期限。確定保質期憑借的不單純是經驗,還有科學試驗。廠家模擬食物的貯藏條件并檢查記錄食品在不同時間的各項指標,綜合判斷食品的質量變化后,最后確認。
▲圖源:pixabay
包裝上的保質期只是生產廠家給消費者的一個食用口感和安全性的最佳承諾時期,超出保質期,生產廠家將不再保證食品的口感風味及安全。所以保質期長不意味著食品不安全,即便食品在保質期內,如果包裝被破壞,或者沒有做到低溫、低濕、避光儲存,食品也會發生霉變、酸腐、異味等變化;即便超過保質期,如果儲存條件達標、包裝完好、食品質量沒有發生變化,食品雖然品質變差了,但也是安全的(但仍不建議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物)。
▲圖源:pxhere
很多人看到包裝上較長的保質期,擔心食物內添加了防腐劑,但只要使用的防腐劑是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而且使用規范,就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而且延長保質期不一定要靠防腐劑。像我們身邊常見的密封早餐粥和罐頭食品,在加工生產階段就經歷徹底滅菌及密封包裝,不需要防腐劑也能保存較長時間。
對商家來說,保質期過長也未必是好事。延長食品保質期是為了方便食品從資源豐沛的產地運送到距離較遠的銷地。通常廠商根據行業一般要求或者跟經銷商確定好保質期,再設計產品,通過穩定性試驗確認保質期。如果試驗結果沒有達到要求,就繼續改進配方或生產工藝,直至保質期內各個指標都符合要求。
商家生產出超長保質期食品主要基于現實需求。日本的防災食品的保質期就在3年以上,最長的能達到25年。食品保質期設計得過長,食品變質的可能性增加,商家們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也不利于產銷循環,從商業的角度講,大多數商家不會主動去生產保質期過長的食品。因此,食品包裝上的保質期既確保了食品安全,也衡量了廠商利益。在食品保質期太長會不會影響安全的問題上,消費者無需過度擔心。
往期內容: